淮海中路復興路名物雕塑聶耳全身銅像
在上?;春V新窂团d路的街心花園中,佇立著一座名叫《起來》的名物雕塑“聶耳全身銅像”。經常路過此地的人對它并不陌生。聶耳像身軀挺拔,表情凝重,雙目注視著前方,他的雙手向上抬起,左手張開,右手半握高舉、食指指向天空。這個動作,正是聶耳指揮樂隊演奏《義勇軍進行曲》時的經典形象。
這是我國雕塑大家張充仁晚年完成的一件城市雕塑作品,落成于1992年。實際上,這座雕塑的小稿早在十年前已經完成,現珍藏于上海油畫雕塑院的《聶耳軀干》和《聶耳頭像》就是當年為創(chuàng)作“聶耳全身像”而作。日前,在上海油畫雕塑院揭幕的“多元與融合——上海油畫雕塑院典藏作品展”上,就可以一睹《聶耳軀干》等原作。
張充仁擅長人物雕塑。在創(chuàng)作中,他很注重中西方藝術的結合。他探索將歐洲的古典雕塑技巧和中國古代雕塑精神相融合,形成了他“西法東魂”的雕塑特點。他的作品大多為寫實風格,運用的是現實主義的表現手法,重視神態(tài)的刻畫,在真實準確的造型同時追求人物個性與魅力的表現。而從《聶耳頭像》《聶耳軀干》到《起來》等不同時期創(chuàng)作、完成的“聶耳像”,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張充仁人物雕塑力求“取其貌而肖乎其人,塑其型而不遺其神”的藝術特點與精神氣質。
“多元與融合——上海油畫雕塑院典藏作品展”展出上海油畫雕塑院油畫、雕塑等藏品50余件,以改革開放以來的作品為主體,其中大部分為上海油畫雕塑院幾代油畫家與雕塑家創(chuàng)作,也有部分油畫作品為院外藝術家創(chuàng)作的精品。
推薦產品
同類文章排行
- 銅關公雕塑款式和擺放
- 體育運動雕塑在校園中有著怎樣的作用
- 校園雕塑的作用
- 作為設別系統(tǒng)的城市雕塑
- 廣場雕塑設計時需要考慮的因素
- 雕塑的價格相差的原因
- 適合安裝在校園雕塑有哪些
- 銅雕塑中的紅銅和黃銅有什么區(qū)別
- 雕塑廠家如何設計以城市為主的主題性雕塑
- 校園雕塑廠家在制作校園景觀小品時的設計要求